續聘菲傭 Show卡片、約晤議員發白日夢……每年花費逾 6,000萬元公帑的高薪副局長、政治助理制度功效成疑,行政長官曾蔭權卻在慳電膽風暴未散之際,昨再公開委任退休入境處處長黎棟國、現任政務官黃靜文,分別出任保安局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退休高官、現職公務員、學者、立法會議員一致質疑今次政治任命,認為只會加劇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左二)找來黃靜文(左一)做副局長協助推銷政改;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右二)則邀請入境處退休舊部黎棟國(右一)擔任副局長。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表示,委任兩位副局長是集體決定,按照用人唯才、個人操守等原則,相信兩人能勝任,任期至 2012年。 57歲的黎棟國,現領取每月 6萬元長俸,下月任保安局副局長後月薪增至 211,560元。 45歲、現任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的黃靜文,任副局長後月薪升至 197,455元,較現職加薪逾 5萬元。
黃靜文上任後即要推銷 2012政改方案,市民對 2012雙普選有強烈訴求,黃靜文昨在記者會上只重申,全國人大已就 2012的選舉辦法作出安排。她上任前已放棄了居英權。候任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表示,基本法 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建制責任,但並非優先處理項目。
「係要證明制度無問題」
政府稱副局長、政助任命是為了培訓政治人才,但今次入圍是清一色公務員出身。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解釋,兩個政策局涉複雜政策及法律背景,公務員背景的同事會「超前啲,適合啲」。
不過,今次政治任命引來各界劣評。原則上支持擴大政治委任制的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認為,政府填補現有空缺無可厚非,但從最新覓得的兩位人選也來自公務員體系而言,可見政府在外招聘人才有難度。資深政界中人李鵬飛也不諱言,「好明顯出面嘅人唔肯承擔政治委任角色,搵嚟搵去都係搵前公務員,即係出面搵唔到人。」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質疑政府,「為咗證明之前市民嘅批評無理據,就算呢兩個副局長只有兩年幾任期,都堅持要任命,死都要證明制度無問題。」他指,慳電膽風波已經令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進一步惡化,「副局長傷疤都未癒合,慳電膽又去咗另一個不信任高峯,家政府仲要去抓番之前嗰傷口,只會令雙方互信程度雪上加霜。」
「有位唔好嘥益自己人」警務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質疑保安局開設副局職位的需要,因政府之前委任前助理警務處長盧奕基為保安局長的政治助理後,「對內冇改善到內部溝通,對外唔知有乜功能。上任咁耐,淨係送殯(殉職人員)見過佢一次。」現在再增聘副局長,質疑是否「有個位唔好嘥,益自己人」。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炮轟政府完全無視市民對副局長表現的強烈不滿,又批評政府原意是邀請商界和社會人士加入政府,引入新思維,但今次兩名新副局長都是公務員,顯示有關制度已經破產。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說,新任命只會令公眾覺得政府利用所謂問責制,自製大量高薪職位為公務員轉職或退休後另謀出路;此舉無助解決現時管治問題,反令問題惡化。
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則力撐今次委任只反映政府「用人唯才」,強調公務員轉任政治官員,「就算唔加分,都唔應該扣分」。
候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簡介年齡: 45歲
月薪: 197,455元
工作背景: 90年加入政務職系,曾任職前工商及科技局、前貿易署、曾任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政務助理,現為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
是否擁有外國護照:曾有居英權;答允出任副局長前已放棄
候任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簡介年齡: 57歲
月薪: 211,560元
工作背景: 73年加入入境事務處、 02年任處長、 09年 4月正式退休,為李少光在入境處的舊部,具大律師資格
是否擁有外國護照:曾有居英權,任入境處處長時已放棄
現時每月領取長俸:逾 6萬元
註:兩人將於 11月 1日履新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處、《蘋果》資料室
黃靜文 女版錄音機
「我哋氣氛輕鬆啲,不如等我先講幾句先好唔好?各位傳媒朋友……」想氣氛輕鬆,但候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甫坐下來,就打斷新聞官安排記者提問,要先宣讀一段事先寫好,內容大意為「深感榮幸、加強溝通」之類的官樣文章,可見她處事確有板有眼。她回答不同問題,都可以重複「有經驗、會多溝通」等語彙,甚有「人肉錄音機」之作風。
曾許仕仁政務助理
現年 45歲的黃靜文, 1990年加入政務職系, 08年 4月晉升至首長級乙級政務官,現任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她下月上場後,將協助局長林瑞麟推銷政改方案。黃靜文說曾擔任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的政務助理,曾參與推銷當年的政改方案,可說是有相關經驗。
05年許仕仁四出「乞票」結果失敗告終,黃靜文推銷 2012政改方案的方法,是「繼續與政黨、議員加強溝通,令政制發展可以向前」。
首批副局長上場後,出現續聘菲傭 show卡片、的士司機罷駛事件等政治風波,黃靜文回應時表示,她的一貫做法是跟議員多溝通,未來也會加強有關工作。
黎棟國「高齡」復出入境處前處長黎棟國離開政府一年半後即東山復出,以 57歲「高齡」出任保安局副局長,與舊上司李少光再續前緣,令保安局的政治任命官員,上至局長下至政治助理均清一色由前紀律部隊高層擔任。他昨沒正面回應是否為接任保安局局長鋪路。
與李少光關係密切
黎棟國 1973年加入入境處, 2002年接替當時退休的李少光出任處長。黎棟國與局長李少光關係密切,被問及會否令人質疑局長明益舊部時,黎回應指彼此有緊密合作,工作有默契,又笑說離開政府有一段時間,當務之急是上任前「攞本書刨多幾勻」。
保安局政治助理盧奕基被政黨狠批不熟政策無所事事,黎棟國上任後,稱會與公務員隊伍「心連心」維持香港治安。當年有傳他因未能再上一層樓掌管保安局而提早退休,黎棟國昨稱報道非事實。至於今次出山是否為接任局長鋪路?黎棟國說其任期 2012年屆滿,未來一段日子將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當被問及「出山」是不甘寂寞還是受人所託,他說這問題「好有啟發性」,解釋是休息過後,遇到機會於是再接受挑戰。
拆局
再向公務員招手 自毀理念
雖然特首曾蔭權推出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後民意劣評如潮,但政府仍推新一輪任命,人選卻全是來自公務員。有政府中人指,原本以副局長培養政治人才的想法,已證明失敗,政府要增加問責班子的「戰鬥力」,只能向公務員隊伍埋手,最終無法解決依靠公務員治港的老問題。
無法找其他界別人選
有政府中人指出,根據特首的原意,是在原有公務員隊伍以外引入其他界別人士,培訓為日後治港人才,但自推行有關制度後,不少非公務員背景的副局長、政治助理均被指為「唔夠班」,甚至處事失誤而弄出政治風波,部份局長索性將部份政治游說工作交由常任秘書長負責。
今次任命兩名副局長全來自公務員隊伍,顯示政府無法物色非公務員合適人選,局長也情願在公務員找政治副手,減少與公務員磨合時產生的種種問題,換言之,日後政府管治團隊仍掌握在公務員手上,只是部份人選擇從事政治工作,其他人則以常秘作為目標。
前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認為,事件引伸的另一個問題,「係下屆特首可以去邊度搵班底;連埋行會成員要成四、五十人,去邊到搵?」他認為中央必須重新考慮在港推動政黨政治的可行性。
曾蔭權原以副局長培養政治人才理念已證明失敗,再委任新人要再向公務員團隊埋手。資料圖片
特首被傳面聖解畫
左派有人放風 見勢弱多踩一腳
近一星期被慳電膽風波困擾的特首曾蔭權,今天起離港休假四天。政圈昨晚突然傳出,曾蔭權的假期並非外遊散心,而是被中央官員召見,要求他解釋發表施政報告後引發社會強烈不滿的原因,包括派發慳電膽券引致利益輸送疑雲及未提出壓抑高樓價問題等。雖然傳聞可信性不高,但已反映有人趁特首政治上弱勢「多踩他一腳」,管治困難重重。
政府新聞處昨天傍晚發出新聞稿,指曾蔭權今天起至 26日離港休假,但未有說明曾蔭權此行目的地。曾蔭權離港期間,將先後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署理特首職務。
按以往慣例,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後,都會放假外遊「充電」。其實曾蔭權今年已兩度休假,第一次在農曆年期間,他與太太曾鮑笑薇到美國為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主辦的藝術文化交流活動擔任主禮嘉賓後,順道留在當地探望孫女。另一次在暑假休假,成功迎戰豬流感的他與太太到了內蒙古展開大草原之旅,可是今次施政報告引發的連串政治風波尚未平息,曾卻不理目前局面,「放心」第三度放假離港,令不少政界中人大感奇怪。
政圈官場晚上傳言四起
直至昨天晚上,左派政圈突然傳出,曾蔭權放假非外遊如此簡單,由於今年施政報告欠缺扶貧措施,也未有提出壓抑樓價政策,引起市民強烈不滿,他的慳電膽券措施更遭傳媒揭發涉嫌向姻親莫錦泉輸送利益,加上政府下月將公佈充滿爭議性的政改諮詢報告,北京對現時香港狀況十分關注,擔心社會出現不穩,所以在曾休假期間與他見面,要他交代施政報告發表後,香港社會出現的種種問題。
四面楚歌「完全冇盟友」有關消息從左派陣營傳出,隨即在政圈及官場廣泛流傳。但知情人士對此說法有保留,認為負責港澳事務的北京官員若要跟曾蔭權見面,毋須特別召見他,「港澳辦喺深圳有地方,曾蔭權要即日來回都可以。」也有分析稱,負責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 10月剛剛與曾見面,習事務繁忙,就算中央關心香港事務,也不可能特別再見曾,質疑是左派見曾弱勢,借機向他「打毒針」。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有關曾休假傳聞四起,正好反映曾蔭權民望下跌,不但無法得到泛民主派支持,連左派陣營也對他不滿,或許知悉中央對他有意見,即落井下石,可見曾現在是孤家寡人,四面楚歌,日後管治將更困難,「佢自己真係要檢討吓為乜會搞成咁,完全冇盟友,周圍係敵人。」
特首曾蔭權今天起放假四天,這亦是他今年第三度休假離港,惹起政圈和官場中人諸多猜測。資料圖片
特稿
施政報告出爐 10日 中聯辦未確認
特首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至今踏入第 10天,中聯辦仍未有任何官員公開讚揚、確認報告內容,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情況並不尋常,或反映中央對施政報告引起社會各方不滿頗有微言。據了解,北京已加派中間人來港「收風」,了解市民不滿的主要原因,並尋求「擺平」問題的方法。
曾蔭權去年發表以應付金融海嘯為主軸的施政報告後,中聯辦一周後發表聲明稱,希望並相信香港市民在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07年,中聯辦正、副主任高祀仁及彭清華更於施政報告發表的六日內,先後公開讚揚施政報告提出的 10年規劃大計。
中央收風了解民怨
親北京政界人士指出,中聯辦官員今年遲遲未公開確認施政報告,情況相當不尋常,中央近日更加派中間人來港收風,了解施政報告引發公眾及輿論不滿的原因,包括慳電膽風波、高樓價問題及缺乏扶助低下層措施。中間人普遍關心,有關問題會否影響香港社會穩定,並探問解決方法。
據了解,中央高層官員忙於應付各種問題,香港實非北京首要處理事務,但仍然關心如何穩定香港社會民心,絕對不希望特區出現任何亂子。
送燈膽 加電費
余若薇質疑法理依據
慳電膽券計劃最為市民詬病的,是政府硬將派發慳電膽券與增加電費問題掛鈎,一旦推行計劃就要調高電費。本身為資深大律師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與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天不約而同從法理依據出發,直指因而要增加電費的做法未必符合目前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下的加價安排,王永平更直指有違法治精神,力促政府修正。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天曾與立法會法律顧問研究政府派發慳電膽現金券的政策,兩人均質疑,根據目前兩電利潤管制協議條款,政府有否足夠理據將慳電膽券與加電費兩事直接掛鈎,因為條款指出,電力公司若推行環保措施而導致成本上升,可以此為由向政府申請增加電費,但有關引致成本增加的措施應該是經常性的( recurrent charges)。顯而易見的是慳電膽券只屬一次性措施,未必適用於該條款範圍。
王永平:違反法治精神
余若薇也稱,上述條款原意是鼓勵電力公司推行環保措施,之後才向政府申請加電費,絕非鼓勵政府與電力公司「打龍通」,「以交換條件方式私下容許電力公司加電費」。按照政府計劃,慳電膽券只惠及住宅用戶,加電費卻是由商戶和住戶一起承擔,余若薇認為此舉等同要商戶補貼住戶,令人難以接受。
余若薇已去信政府,要求交代派發慳電膽券時增加電費的法理依據,重申公民黨支持政府派慳電膽,但從未說過支持政府加電費。
堅信特首曾蔭權無「明益」姻親,不涉及利益輸送問題的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與余若薇意見一致,他強烈批評政府藉慳電膽容許兩電增加電費「做法非常之錯,完全違反晒特首口中所講嘅法治精神。」
前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李鵬飛則指慳電膽風波的最大問題,「係疏忽咗(事先)去行會交代」,強調事件已演變為涉及特首民望的「政治問題」,「最重要係(負面)民意已經形成,對佢(曾蔭權)好不利」,認為曾蔭權有需要主動解畫,更笑指「我肯定曾蔭權一定唔係視民望如浮雲。」
漠視民意 轉移視線的政治任命
特首曾蔭權昨日突然宣佈再任命兩名政治委任制度下的副局長。此舉完全漠視民意對政治任命官員表現的不滿,同時有違曾蔭權檢討政治任命制度的承諾。而且,在社會輿論關注政府強推慳電膽事件之際,特首又拋出一個廣受泛民議員、學者批評的爭議性話題,時機可議,心態可議,大有轉移公眾視線之嫌。
去年 5月,曾蔭權任命首批八名副局長、九名局長政治助理,其遴選標準和過程、薪酬及國籍問題都引致社會質疑和批評。這些政治新貴的表現一直乏善可陳,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今年 7月進行的調查顯示,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市民認知度極低, 86%受訪者不知道任何副局長名字, 95%受訪者不知道政治助理的名字。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劉健儀當時也批評,不少副局長不熟悉所屬政策範疇,出席立法會會議不時出現「唔識答」或「唔敢答」的情況。
對於任命政治新貴引起的風波,曾蔭權曾在電台節目中承認低估了社會的反應,會就此作出反省檢討。但是,事隔一年,曾蔭權未公佈任何有關政治任命的檢討,反而再匆匆任命兩名出身公務員的副局長,去處理敏感的政制及保安事務,有違當初以政治任命吸納外界政治人才的原意。
對於香港政制的發展,曾蔭權有兩個自稱為里程碑的「貢獻」:其一是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任命,曾蔭權稱之為「香港進一步發展問責制的一個重要里程」;另一是提請北京就香港特首、立法會選舉辦法作出解釋,結果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7年的決議否決 2012年香港雙普選、只含糊表示 2017年可普選特首及其後可普選立法會議員,曾蔭權稱之為「我們開埠 150多年來,政制發展差不多最重要的里程碑」。
如果說,第一個里程碑是曾蔭權為任人唯親、政治酬庸打開了方便之門,那麼,第二個里程碑則是曾蔭權要討好北京、為香港民主發展設下絆腳石。曾蔭權的每一個里程碑,都成了香港的悲哀。顯然,在視民意如浮雲的曾蔭權餘下的兩年多任期中,他也不會輕易改弦易轍,履行他就建立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制度「向議員和市民清楚交代」的承諾,履行他在香港政制發展上以飲香港水、流香港血的精神去「玩鋪勁」的承諾。
香港怎麼辦?難道只能眼光光看着曾蔭權一次又一次欺騙市民,聽任他侵奪、損害港人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嗎?不!只要議員和市民行動起來,仍有機會約束特首和高官的為所欲為,仍有機會維護符合香港核心價值的機制的運作。在慳電膽事件上,公眾和輿論應該繼續追究,莫讓曾蔭權轉移了視線,莫讓高官利益申報制度的漏洞擴大以致製造出香港版陳水扁。而且,在下月開始的政改諮詢中,市民更應大膽發聲、大膽行動,讓北京知道、讓世界輿論知道,港人追求普選的願望和決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